卢克文的受众为何这么多?
栏目: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5-04-17
 这几天我一直在反思我的自媒体生涯,从2020年开始,我就笔耕不辍,但写到现在也不过十七八万粉丝,实在算不得成功。而那些同时间段崛起的同行们,却都飞黄腾达。  今天我就聊聊赛道里最成功的卢克文,以一个媒体人的角度分析下他的受众为何这么多。  提起卢克文的受众,有人想当然认为他们的层次很低,大都是没见识的中下阶层,这是一种刻板印象。火到卢克文这个程度,大多数粉丝必然是“没什么文化”的普通人,但这不

  这几天我一直在反思我的自媒体生涯,从2020年开始,我就笔耕不辍,但写到现在也不过十七八万粉丝,实在算不得成功。而那些同时间段崛起的同行们,却都飞黄腾达。

  今天我就聊聊赛道里最成功的卢克文,以一个媒体人的角度分析下他的受众为何这么多。

  提起卢克文的受众,有人想当然认为他们的层次很低,大都是没见识的中下阶层,这是一种刻板印象。火到卢克文这个程度,大多数粉丝必然是“没什么文化”的普通人,但这不意味着他没有高端用户。

  在大厂工作期间,我了解到卢克文的读者中,有很多小企业家和体制内人员,他们是卢克文主要的付费用户。

卢克文的受众为何这么多?

  一些体制内人员,十分推崇他的文章,经常拿来学习,认为他写的比社科院、高校的学者好。卢克文还会组团带着小企业家们四处游历,到大企业参观,卢克文毕竟是头号大V,大厂pr出于礼貌也要接待下,随行的小企业主们立即觉得卢克文是个有影响力、有逼格的人物。

  说这些是想告诉大家,卢的影响力是远超旁人想象的,他的粉丝群体不乏有钱有势、有文化的人。这就引出下一个问题,为什么卢的受众这么多?

  首先,国际这个赛道本身自带流量,中国对国际政治感兴趣的人,着实不少。国际赛道火,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它的门槛低,看一些段子和文章就能参与。二是它是进入中上阶级的一个文化符号,谈论国际政治能显示自己的格局。

  之前网上有人说:“月入3000的男人天天讨论国家大事,月入5万的讨论赚钱,星空体育平台所以一定要远离关心国家大事的男生”,这句话完全是bullshit。

  在中国这样一个政策决定行情的国家,要想赚钱,必须懂政治、懂政策,你不关心政治,政治也会找到你,现在中美冷战再起,政治对经济的影响更是达到了高峰。

  我加了这么多微信群,越是群友层次高的群,讨论政治越多,我加的一个聚集企业家、投资人、企业高管和基金经理的群,每天都要高密度讨论政治,越是层次低的群,讨论政治越少,不信你就加入一个外卖小哥的互动群,看看有几个人讨论政治?

  更何况,中国精英普遍有士大夫情结,士大夫情结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谈论国事是一个高尚的行为。

  之所以有那个段子,是因为大家本能觉得,收入低的人不配讨论政治,认为政治是中上阶级的特权。

  就跟中世纪欧洲普遍禁止偷猎一样,偷猎者会被鞭打、入狱甚至处死,禁止平民在森林中打猎并不是因为贵族老爷缺那点“野味“,而是打猎是一种贵族身份的象征,是属于贵族阶级的特权,平民无权染指。在中世纪,一名青年贵族要想混入上流圈子,必须要学会打猎,要不然你就没法和其他人社交。

  国际政治的效果也大体如此,这从女性的地位上也能看出,我参加过不少饭局,饭局上男人们挥斥方遒、大谈国事,女性却很少参与,女性不关注、不讨论政治本身就是地位相对边缘的象征。

  1、卢克文的价值观与官方正统价值观相差不大,卢克文的文章基本符合政策要求,这是前提,如果不符合,违法违规,卢克文早被封号了。

  2、卢克文的文章可读性很强,像读一篇武侠小说,门槛不高,适应现代人的节奏,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

  3、卢克文有自己的解释体系,虽然大部分内容不准确,但能告诉你一个明确的结论。而且他能化繁为简,经常能“一篇文章讲清xxx”,对于想要提升逼格,但时间碎片化的精英阶层来说,很有吸引力。

  我重点说第三条。中国是一个注意力稀缺的社会,中国人普遍是很忙的,每天都高负荷工作,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很少,这决定了中国人没法进行沉浸式的长阅读,他们根本没时间看书、看论文。很多人书架上摆了不少书,但一本都没动过。

  尤其是领导,日理万机,一天要开数不清的会,哪有时间看书,他们获取知识的时间,也就是上下班路上刷一刷、中午吃饭刷一刷、睡前刷一刷。短视频和单篇文章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leader们最想看到的就是“一篇文章读懂xxx”,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能拿出去和别人说,而那些学者们的著作和文章,进境太慢,花了一天去读,也看不到明确的结论,都是模棱两可的话,没法拿出去装逼。

  这就跟金庸小说里的内功流派一样,全真教内功是玄门正宗,根基扎实,但进境缓慢,练个二三十年才能大成,白驼山的功夫虽然副作用很大,但进展迅速,星空体育平台所以杨康宁肯练欧阳锋、梅超风的功夫,也不愿意跟丘处机学。

  卢克文的文章恰好是白驼山内功,他告诉你的是一整套体系,一整套世界观,虽然这套世界观错误百出,越往后谬误越大,但它能在短时间内“提升”你对一个陌生领域的“了解”,而且他的说法,还切合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理。

  卢克文认为大部分国家的问题,都是门阀导致的,一切问题都围绕阶级流动和贫富差距展开。

  比如他的成名作《文在寅的复仇》,卢克文告诉你韩国一切问题都是财阀导致的,韩国政治本质就是财阀斗争史,文在寅的一切政策,就是要向害死好友卢武铉的财阀复仇。

  再比如《地方门阀崛起》一文,紧扣当时共同富裕的热点,卢克文认为地方“先富起来的一代”已成为新时代的门阀,成为当今中国最大的隐患,认为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坚决防止政商之间的“旋转门”。

  在《天启特朗普,西厂马斯克》一文中,卢克文认为天启皇帝和魏忠贤是意图拯救国家的改革者,并推测天启帝是因触动门阀利益而被谋杀(没有任何史料依据),他认为美国就是当代大明,特朗普和马斯克的下场会和天启、魏忠贤一样惨。

  卢的观点看似荒谬,但他的读者本就不想真的学习历史或政治,他们看文章,一是希望有人论证自己已有的观点。二是提升逼格,让自己看起来有文化,可以在饭局上吹牛。对他们来说,知识的框架、世界观的完整性远比知识的准确性重要,他们追求的不是知识的深度而是知识的广度。卢克文“无所不知”的人设和“包罗万象”的文章完全切合他们的需求。

  卢克文无疑是时代的弄潮儿,在这个浮躁、人人忙碌、时间碎片化的年代,卢克文站在了风口上一举成名。而且可见的将来,这一趋势还会愈演愈烈。

  社会压力越大,人们的注意力越稀缺,就越需要短平快的内容。到今天,网络文章都退出了历史舞台,开始让位给图片和短视频,现在所有的流量都在涌向抖音,抖音不仅击败了b站和公众号,甚至今日头条的流量都被抖音吸走。微信公众号为了挽救衰败的流量池,也开始学习头条的推荐算法。

  随着人们的时间更加破碎、专注力进一步下降,可以预见,未来会诞生越来越多的“卢克文”,他们会比卢克文走得更远。人们最终将丧失“阅读原著”的能力,甚至连6000字的文章都嫌长,他们将越来越依赖他人的二次、三次创作,越来越需要他人告诉自己一个“结论”。专注力和长阅读将成为稀缺技能。

  社交媒体刚诞生时,人们曾对其寄予厚望,但现在看,社交媒体似乎放大了人性中的缺陷,并没有让世界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