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全椒縣武崗鎮,連片的油菜田泛起金浪,青綠的麥苗隨風起伏。在康合村花后組種糧大戶陳玉發的田頭,新鋪設的輸水管道汩汩流淌,十幾名農戶正揮鍬疏通溝渠,一派熱火朝天的春灌景象。這幅“人勤春早”的畫卷背后,是武崗鎮政府立足實際、真抓實干的惠農行動,更是傳統農耕智慧與民生工程的有機融合。
“過去澆水要肩挑手提,現在水流順著管道直通田埂,省力又省心!”陳玉發輕撫田邊新修的混凝土輸水渠,言語間滿是感慨。近年來,武崗鎮將農田水利建設列為民生實事工程,集中力量整治老舊溝渠網絡。針對花后組因地勢高、引水難的問題,專項實施提水灌溉工程,將滁河水引入高地,有效解決高地勢農田引水難問題。
水利站工作人員介紹,武崗鎮每年春灌前都會組織“清渠護渠”專項行動。去冬今春,全鎮發動黨員群眾200余人次,清理溝渠淤堵點,修復破損渠段。康合村書記袁金芳介紹:“每條渠都有‘健康檔案’,巡渠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在陳玉發的油菜田裡,鎮農技員盧德清手把手教農戶如何做好在田作物灌溉:“油菜、小麥要做到‘小水灌’,星空体育下载每次灌水量不超過田面”,這樣的“田頭教學”是武崗鎮“春灌服務月”的常規動作。今年以來,鎮政府組建8支農技服務隊,走遍全鎮村民組,發放《春耕備耕指導手冊》500余份,為農戶量身定制春耕備耕的方案。
針對農戶反映的“抗旱成本高”問題,鎮政府出台《農業抗旱保收十條措施》,設立專項補貼資金,對連片種植50畝以上的農戶給予每畝10元抗旱補貼。陳玉發翻開補貼發放記錄本:“去年秋旱,我這430畝地領到4300元補貼,剛好用來購買輸水軟管。”
春季抗旱期間的武崗鎮,處處可見干群並肩勞作的身影。在康合村灌溉渠修復現場,20多名鎮村干部與村民一起揮鍬鏟土,將垮塌的渠堤重新夯實。“政府出材料,我們出勞力,三天就修好了300米水渠!”村民張德福擦著汗說。這種“政府主導+群眾參與”的模式,已成為武崗鎮破解農田水利難題的“金鑰匙”。
在鎮政府印發的《抗旱服務手冊》上,應急取水點、24小時值班電話標注得清清楚楚。“去年大旱時,鎮裡連夜組織6台抽水機為我們組送水。”脫貧戶李長順指著田邊的蓄水池說,“現在池子修好了,再也不用半夜排隊等水了。星空体育下载”通過新建蓄水池、整治塘壩等措施,抗旱蓄水能力大幅度提升。
布谷聲聲催耕急,春風陣陣馬蹄疾。武崗鎮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武崗鎮春灌工作已經陸續開展,2025年武崗鎮將圍繞“夯基礎、提效能”持續發力,發動群眾參與小型水利設施管護﹔讓每一條輸水管道都成為“連心渠”。(高田)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